8月4号下午开始至6号中午结束,整整两天的团队建设让团队的伙伴们一起流汗,一起欢呼,一起讨论,一起感悟······
本次团队建设在中心主任刘老师的鼎力支持下,由团支书白老师组织策划,团建地点选在山清水秀温度适宜的延庆。设计的活动有“骑”乐融融;游玩龙庆峡;游览玉渡山;探访千古之谜古崖居。
出发时正值中午,虽烈日炎炎,但参与的教师无一落队都在规定的时间步行至车站集合,共同乘车前往南口火车站,乘坐S2小火车向着目的地出发。尽管没有座位大家都围坐在地上,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充满期待的心情。
团建第一站——“骑”乐融融,租车骑游。双人自行车,尤其讲究配合协作。一辆自行车,两人骑行,如果动作保持和谐一致,自行车就会很顺畅很快速。双人自行车的每一组教师,都在努力配合,有的在喊着“1、2”“1、2”的口号;有的在唱着节奏感强烈的歌曲;有的分工明确,前面的负责把控方向,后面的负责录像。一切的烦恼忧愁统统抛在脑后,轻松的骑行路上洒满了欢歌笑语。这过程中还有个小插曲,让我们看到了老师之间友爱互助的一面。有一辆自行车掉链子了,老师们知道后都停下耐心等待,会修理的都上前帮忙。有的帮忙固定车轮,有的挑起链子,还有的负责调挡,七手八脚之下链条走上正轨。团队合作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,在这样的团队中我们是快乐的,一路哼唱,一路扶持,一路鼓励,一路团结······
团建第二站——游玩龙庆峡,登顶龙庆峡。乘坐轮船游览有着“小漓江”之称的龙庆峡,仰望蓝天白云,早已心旷神怡,而当高空绳索上一个翻转的身影入目后,所有的老师们不禁屏住呼吸瞠目惊叹:艺高人胆大呀!兴奋地挥舞双手跟他呼应着并由衷地为他鼓起掌来。
下船准备登山时老师们信心满满,而登山不久在炽热的阳光下,老师们都已大汗淋漓,有的老师甚至有了放弃之心,她身边的老师牵着她的手,上面的老师伸手拉着,在树荫的平台上,陪她休息给她鼓励,每个路过的老师也都给她微笑加油,这位老师没有半途而废终于战胜自己与团队一起成功登上山顶。团队建设并不是靠一个人的智力、体力和能力就能完成的活动。她的最大特点就是群策群力,一个人的成功不代表整个团队的成功,只有团队中的每个个体相互团结,相互帮助,才能共同完成团队的目标。
周围如水墨画般的高山林立,让人浮想联翩,流连忘返,感受祖国和平的年代,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,感恩昌雨春童给我们这次机会来这里享受生活的美好······
团建第三站——游览玉渡山美景。老师们走在林荫小道上,伴着溪水潺潺,听着莺歌鸟语,互相欣赏拍着美照,然后快跑几步再赶上团队的大部队,做好团队中的一员不落队,共同进步维护团队不遗余力。每个人循规蹈矩的生活,很难有机会重新思考与认识自己,团队建设便为我们亲身体会那些早已熟悉的,看似平常的做人和生活的理念,真正的认识自我,勇于去尝试新的事物,使自己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。也会认识到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团队中角色的合理利用,资源的合理分配的重要性。
团建第四站——探访古崖居。望着壮观的古崖居群,思绪已经被带到了远古时代,不禁赞叹古人的智慧与勤劳。这个活动临近团建结束,有的教师体力已经明显下降,但因为在团队的范畴里,她们没有仅仅考虑个人的利益,而是以团队的利益为上,注重的是团队的力量,在团建中也让大家学会了换位思考。每个人都有他的价值,都有各自的特长也有弱点。不轻言放弃,多一些勇气和毅力,很多机会就不会溜走,相信自己。在工作中和同事拧成一股绳,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团结协作,敬业奉献,以此激发团队成员的动力,为成功注入能量。
活动在老师们的积极参与下圆满结束,团建中我们学会了在自然中放松,在游戏中学习,在欢笑中感悟;认识到团体的作用,增进了对团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;改善了人际关系,学会了关心,更为融洽地与团体合作。团建中我们清楚的看到自身的盲点、团队的盲点,有效的挖掘出自身和团队的潜能,加强了老师们的团队协作意识,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,展现特教老师们的活力与风采。
或长按指纹扫描二维码